固定電話:
0377-68077772
修理施工工藝的審查修理單位根據施工方案和現場施工條件制定修理施工工藝。工藝內容應包括: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缺陷的預處理工藝;修理焊接工藝;熱處理工藝,修理質量檢驗工藝。
其中焊接和熱處理工藝是保證修理質量的關鍵,修理單位應針對容器修理部位的材料種類和擬采用的焊接方法,進行必要的焊接性能試驗和焊接工藝評定,并出具相應的報告。修理施工的現場監督對于容器的重大修理,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要派監檢人員對修理施工進行現場監督檢驗,現場監督檢驗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內容:焊工資格的審查焊接容器受壓元件的焊工,必須是持有與修理焊接結構的材料種類相適應的考試合格證的焊工,以避免出現焊縫多次返修而造成焊接性能卞降。
原材料管理的監督修理容器所有的原材料,應盡量與容器原實際用材相一致,容器的材質不明時,應通過化驗分析等手段查明。修理容器所用的板材、管材、型材、焊接材料等,必須有質量證明書,并應按有關規定進行復驗,無質量證明書或復驗不合格的材料,嚴禁在容器受壓元件上使用。容器修理中如出現材料代用情況,必須慎重對待,應征得容器使用單位、修理單位、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的同意。
必要時還應征得容器原設計單位的同意并辦理材料代用手續。在施工現場,原材料必須按材質、規格碼放整齊,做好標記,嚴防用錯材料。焊條使用前應按規范要求烘干,焊工領取后應立即放人保溫筒。缺陷預處理應注意的問題焊縫缺陷及表面裂紋的預處理,一般先采用無損探傷的方法確定缺陷的位置和尺寸,然后最好用機械方法將缺陷去除,表面裂紋清除后還應進行表面探傷,以保證裂紋完全消除。
焊縫缺陷的修補長度應不小于10mm.局部腐蝕需進行堆焊的,應對腐蝕部位進行除銹,清洗或打磨露出金屬光澤。局部腐蝕、磨損、變形需挖補或更換筒節的,如用氣割方法切除缺陷,氣割后應對切口進行打磨,消除滲碳層。容器襯里局部損壞需修補時,應對襯里損壞部位的容器本體及其周圍仔細檢查,查明腐蝕狀況和其它缺陷情況后,方可修補。
現場施焊的監督監檢人員應對修理焊接環境溫度、風速等進行檢查,如不符合焊接規范要求時,修理單位應采取有效措施。焊接工作應嚴格按焊接工藝進行。對于更換筒節的修理,還應作焊接試板,以檢查焊縫的機械性能。
焊后熱處理的監督由于現場條件所限,通常只對修理部位進行局部熱處理。熱處理應選擇合理的加熱和保溫方法。目前較好的加熱方法是用電阻塊加熱,其加熱溫度比較容易控制。不允許采用氣焊槍直接烘烤的方法進行熱處理。熱處理加熱的范圍應根據不同的板厚確定。容器熱處理時,應布置足夠的測量點,嚴格按工藝控制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并認真做好記錄。